一位 0 基础文科生在国庆期间尝试用 Cursor 和 Zion 开发 AI 小产品。此前她仅用 Coze 搭建过批量生成文案的自用工具,算不上完整产品,这次是她首次深入体验 AI 编程。
初用 Cursor:前端生成顺畅,修改逻辑遇阻

她先从 Cursor 入手,在官网下载软件并安装汉语翻译插件后开始操作。初期体验较为顺畅:Agent 模式下输入需求,能快速生成前端界面和基础交互逻辑,软件还会自动识别项目文件夹中的图片,询问是否嵌入网页,对不懂代码的她很友好。
但后续调整时遇到了困难:生成的代码逻辑难以理解,微调按钮位置或交互逻辑就会出现 bug,调试时只能反复重新生成代码;涉及多 Agent 协作和 API 扩展时,连基础的结构化输出都无法实现,还没到部署环节就停滞不前。不过在查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,她逐渐明白,产品开发除了前端界面,后端逻辑和部署流程同样重要。
尝试 Zion:无代码工具的便捷辅助

偶然看到 Zion 的教程后,她尝试用这款无代码工具推进开发。Zion 的设计十分友好,将开发清晰拆分为前端界面(操作逻辑类似 PPT 搭建,上手门槛低)、数据模型、业务逻辑三个可视化板块,即使不写代码也能轻松理解并操作。同时,平台支持直接配置大模型接口与工具,还能将功能封装在前端按钮中,让交互设计更直观。对于 0 基础用户来说,这种全栈无代码的模式,大幅降低了后端开发的门槛。
搭配实践:Zion 补后端,Cursor 做前端

她尝试将两者优势结合:用 Zion 高效配置业务逻辑和数据表,再通过 Zion 生成的专属 prompt,让 Cursor 快速生成符合预期的前端页面。这种搭配既发挥了 Zion 在后端逻辑与部署上的便捷性(支持直接发布),又借助 Cursor 优化了前端呈现,形成了高效的开发路径。
一周总结:零编程也能实现产品落地

一周下来,她未学习专业编程,却对产品从 0 到 1 的落地有了实际认知。她发现,当下无需大量资金,借助 B 站网课、AI 答疑,再搭配 Zion 这类友好的无代码工具与 Cursor 等 AI 编程工具,普通人也能尝试做产品。抓住这类机会的关键,就是想清楚目标后动手实践。
工具与资料参考
工具:Cursor(AI 编程,擅长前端生成,https://cursor.com/cn/agents);Zion 无代码(全栈开发工具,后端配置便捷,支持直接发布,www.functorz.com)
资料:waytoagi AI 编程专区;Zion(https://docs.functorz.com/starts/)及 Cursor(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)官方教程;AI 对话框辅助答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