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无代码开发是创业者和产品经理的“加速器”。Bubble 作为老牌无代码平台,凭借庞大的插件生态和灵活的前端设计能力,一直是很多非技术背景创业者的首选。 而 Zion 作为新一代可视化全栈平台,则主打“AI + 高性能后端”,吸引了不少希望快速上线商业化应用的开发者。
很多人问“到底该选 Bubble,还是 Zion?”
我自己在项目中都尝试过这两个平台,下面我会从实际使用体验出发,帮你对比它们在 性能、功能、扩展性和商业化能力 等方面的差异。
第一章:Bubble vs Zion 的核心对比
我把自己在使用过程中最在意的几个维度整理成一份对比表格:

第二章:Zion 的核心优势
在接过几个 AI 应用的商业化项目的开发订单之后,我发现 Zion 的一些特性对我特别有价值:

1. AI 应用的原生支持
- 内置 AI Agent 搭建工具,我不用写代码就能创建一个能读数据库、调用 API 的 AI 助手。
- 不管是客服机器人,还是内部智能报表系统,都能快速上线。
2. 性能和大规模数据处理
- 我曾在 Bubble 上尝试导入 1 万多条用户数据,整个过程让我焦虑到怀疑人生。
- 换到 Zion 后,10 万条数据 20 秒就能导入,5 秒完成批量更新,对需要实时处理的业务非常友好。
3. 商业化能力
- 一键集成支付(微信/支付宝/Stripe),省去了很多外部对接。
- 支持微信小程序和 Web 双端,对国内市场尤其友好。
4. 成本与可控性
- Bubble 的 WU 定价模式让我很难估算成本,业务量一上来就超预算。
- Zion 的计费方式相对直观,我能清楚知道应用规模化之后的资源消耗。
第三章:使用场景推荐

- 什么时候选 Bubble?
- 如果你的项目依赖大量的预构建模板和插件,只需要做一个中小规模的 Web 应用,且数据量不是特别大,Bubble 的社区和生态会让你很快上手。
- 什么时候选 Zion?
- 如果你正在构建 数据密集型、高性能要求的应用,需要复杂的后端逻辑,还希望内置 AI 能力、支付和多端上线,Zion 会是更合适的选择。
结论

作为一个没有深度技术背景的创业者,我的体会是:
- Bubble 很适合做 原型或中小型产品,能快速上手,但性能和定价在规模化阶段可能会成为瓶颈。
- Zion 则更适合 数据密集、AI 驱动、需要快速商业化的应用,从 MVP 到 SaaS 都能撑得住。
如果你正在评估无代码平台,建议可以试试 Zion,全栈 AI 开发能力,注册送80w AI点数可以直接使用GPT5等模型。